当前位置: 首页> 审务公开 > 执行动态

执行日记|4300元的“硬仗”

来源: 执行局 时间: 2025-07-24 14:54 点击量: 27

来执行局报到的第三个星期,我算是摸透了熊哥的两大特点:一是手机铃声永远是那首旋律让人上头的“蒜鸟蒜鸟”,二是他总能把别人眼里的“小案子”办得像场硬仗。

就像今天上午,那串魔性的铃声又在办公室炸响时,我正在一旁整理案卷。熊哥接电话的嗓门比平时高了两度:“哎,万师傅!你那笔钱到账了!法院这周就给你打过去,到时候可得给我回个信儿啊!”

挂电话的瞬间,我瞅见他眼角的笑纹堆成了褶子,伸了个能把骨头绷出响声的懒腰,往椅背上一靠:“几个月了,今天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这话听得我一愣——入职这些天,我从没见他在午休时真正合过眼,总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屏幕上亮着的永远是案件信息和文书材料,心想这桩小案子怎么就让他如此牵肠挂肚。

这桩标的额只有4300元的案子,在熊哥的记事本上躺了好几个月。记得刚分到执行局那天,我翻卷宗时还嘀咕:“就四千多块钱,至于让熊哥记挂这么久?”同事当时就朝我努了努嘴:“小郑你不懂,这可是万师傅的血汗钱,每张票子都沾着工地的灰呢!”

后来听熊哥讲起这案子,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比我想象的多。2022年,万师傅与另外4名工友跟着曹某在工地上做工,活儿干完了,曹某却揣着工钱没了踪影。法庭调解时说得好好的,转头曹某就变了卦,不肯履行。等到2023年4月立案执行时,熊哥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网络查控结果直咂嘴——曹某账户里的余额,连买两箱泡面都不够。

“被执行人精得很,知道账上不能留钱。”熊哥当时指着卷宗里的调查资料跟我说。后来我才知道,为了摸清曹某的底细,他愣是顶着三伏天跑了三趟曹某老家,从他本人和左邻右舍口中打听到:曹某出过两次车祸,腿脚不利索,还有高血压,却一直在外接工程。熊哥据此推测,曹某多少有些收入,况且5起案件的标的额加起来还不超过1万元,分摊到个人头上其实不多。

果然,熊哥将曹某拘传到法院。见法院动了真格,曹某当天就给万师傅的4名工友各转了1400元,把其中4起案件全部履行完毕;给万师傅转了1600元,剩下的2700元,也跟万师傅达成了和解协议,约定分两期还清。

可谁能想到,这一拖又是近两年。今年5月,万师傅再次给熊哥打去求助电话:“熊法官,距离约定的最后还款日期已经过去一年了,曹某至今一个电话都没有,怎么办啊……”“别急,这事儿交给我们。”熊哥耐心安抚万师傅。

然而,熊哥几次上门都没找到曹某。直到近日,根据万师傅提供的线索,熊哥得知曹某已从外地返乡,便带着我上门。

“小郑你记住,执行不是光靠嗓门大。”第一次跟着熊哥去拘传曹某时,他在路上跟我说,“得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找准当事人的软肋。”那天,曹某见到我们,先是梗着脖子喊穷,说自己药罐子从没离过身,哪有钱还债。熊哥没跟他吵,把他带到法院调解室,就坐在他对面,给他算两笔账:一笔是拒不履行可能面临的15天拘留,一笔是真要为这2700元钱,把自己的脸面都丢了。

“我去过几趟你们村,村里人对你评价还不错,听说村里现在还有人跟着你在外地做工。”熊哥慢悠悠地说,“申请人已经向我们提出执行悬赏申请,我们近日也打算去你们村里张贴公告……”这话一出,曹某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半天没吭声。

那天从下午三点僵持到傍晚七点,我饿得肚子直叫,熊哥却像忘了吃饭这回事,一会儿给曹某倒杯水,一会儿跟他聊工地上的事。最后,曹某突然一拍大腿:“行!我现在就找亲戚凑凑!” 他拿起手机开始拨号,没多久就凑齐了2700元,当着我们的面转到了法院账户。

回到办公室,我忍不住问他:“哥,这点钱折腾了这么久,值吗?”熊哥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办结案手续,听了这话,回头冲我笑了笑:“这笔钱对我们来说不算多,但对万师傅而言,有可能是一家人两三个月的生活费。咱们执行员手里的权力不大,但办的都是关乎老百姓‘柴米油盐’的实在事哟。”

晚风透过窗户吹进办公室,我好像又听见熊哥的手机响了起来,依旧是那首“蒜鸟蒜鸟”。只是不知怎的,今天听着,竟格外顺耳。(文中均为化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