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审务公开 > 审判动态

为“破案”,法官“复刻”现场!

来源: 三店人民法庭 时间: 2024-11-29 13:16 点击量: 302

“当时我站在这个位置,你们可以感受一下这个视角。”

“这个按钮按着不放,就是航吊的最快速度,把腿放这里,看能否及时躲开。”

……

近日,新洲区法院三店人民法庭在审理一起身体权纠纷案件时,为查明案件事发经过,消解当事人的“心结”和疑虑,承办法官将庭审现场搬到了事故发生地,“一比一”还原事故现场,让双方当事人对事故责任认定心服口服。

图片

2023年4月,赵某与曹某的父亲合伙经营废旧钢铁回收加工业务,赵某在现场主要从事挖机、龙门剪、航吊车等施工机械的日常驾驶操作工作。2024年1月,赵某在操作航吊遥控设备过程中,将曹某的左脚前部碾伤。经鉴定,曹某所受损伤构成十级伤残。事后,双方就赔偿事宜多次协商无果,曹某为此告上法院,要求赵某赔偿其各项损失17万余元。

庭审当日,一方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对事故发生时的场景进行了描述,但由于审判场所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上一些施工机械设备的专用名称和操作规程较为专业晦涩,承办法官一时间无法结合证人证言和其他证据准确还原当时的情境。

图片

“何不来一个场景模拟?”见双方当事人争论不休,承办法官提出建议,对此,原、被告均表示同意。打定主意后,一行人当即赶往事故现场。

到达现场后,双方当事人很快各就各位,分别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位置、朝向、施工状态等进行调试,恢复到事故发生时的现场布局,并迅速进入身份角色。在对航吊、龙门剪等位置分布、操作流程,航吊轨道的布局走向、宽度及外观辨识度等予以标记后,承办法官详细绘制了现场布局图。

随着承办法官一声令下,赵某启动航吊并密切关注吸盘的运行轨迹和路线,而曹某则一面目光紧盯龙门剪的入料口,一面逐步走向航吊轨道和龙门剪的交汇处。在即将发生碾压事故时,承办法官及时喊停,并就刚才场景模拟的还原度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核实,双方对此均无异议。承办法官在现场布局图上注明了人员和设备的运行轨迹后,又针对轮毂的极限运行速度当场进行了复核。

图片

为了测试和感知场地施工时机器轰鸣的嘈杂度、轮毂运行时所引起地面振动的强度,承办法官逐一通过大声说话、逐步靠近轨道等方式进行亲测体验。

同时,承办法官还从一般社会常理的认知角度出发,向多名前来出售废旧钢铁的人员调查了解穿行货场时避让潜在危险源的惯常做法。

“扪心自问能否苛求对方为自己疏于观察的过错来‘买单’?本案将严格依照本次场景模拟中所还原的客观事实认定双方的过错!”经过一系列的场景模拟、现场踏勘以及走访了解,承办法官一针见血地指出双方当事人在事故发生中的过错所在。在直观明了的“现实”面前,双方当事人也坦然接受了这个结果,均表示愿意接受法院的认定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