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们是曹某的家人,我们来替他偿还欠款,请你们把他放出来吧!”8月26日上午,在被执行人曹某因拒不履行法定义务被司法拘留的第五天,其亲属匆忙赶到新洲区法院执行局,主动代曹某偿还了剩余案款2万余元。
图为执行员向被执行人宣读拘留决定书
曹某拖欠罗某劳务报酬2万余元长达八年。期间,罗某多次向曹某追讨,曹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推诿、拖延,拒不支付。2025年1月,罗某在多次催讨未果后,无奈向新洲区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曹某支付罗某劳务报酬2万余元。然而,曹某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义务,罗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员立即对曹某的财产状况进行全面调查。通过核查其微信、支付宝资金流水,执行员发现近年来曹某每年均有十几万元的资金往来,足以证明其具备履行本案债务的经济能力,但其在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长期拖欠劳务报酬拒不支付,属于典型“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
鉴于曹某拒不履行义务的情节严重、态度恶劣,执行员依法作出对其司法拘留十五日的决定。在执行员将曹某送往拘留所的途中,曹某仍激烈反抗,但法律威严不容挑衅,最终曹某被依法强制收拘。
案件并未就此终止。在曹某被拘留的次日中午,其儿子小曹主动来到法院执行局,希望了解案件具体情况。执行员利用午休时间耐心细致地向小曹释明相关法律规定,详细讲解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同时说明罗某因患病急需医疗费用的困境,引导其换位思考。
经过执行员的耐心沟通与释法说理,小曹深刻意识到父亲行为的错误及法律后果的严重性,当即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法院工作,尽全力筹措资金偿还欠款,并于当日先行代父亲偿还了部分案款4000余元。
随后,执行员趁热打铁,利用周末时间持续与曹某亲属保持沟通,最终促成曹某家属筹集到剩余全部案款2万余元。与此同时,被拘留的曹某也认识到自身错误,真诚悔过并写下保证书,承诺今后将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积极履行义务。鉴于曹某已全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且确有悔过表现,法院依法提前解除拘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