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审务公开 > 队伍建设

问津之声(一)|坚守初心 淬炼担当

来源: 政治部 时间: 2025-03-03 09:37 点击量: 110

辛冲法庭副庭长  魏芳


图片

图片

自成立建工法庭以来,我办理了承揽、施工、装饰装修等涉建筑业合同纠纷440余起,其中既有五个亿的工程争议,也有农民工千元“血汗钱”纠纷。在此,我用四个名词,结合亲身经历的案件,汇报一下我的工作,我的坚守与追求。

一、实际施工人:不畏困难、勇于担当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案件复杂,办案过程冗长,但我从不退缩。为了查明分包方是否存在劳动力不足延误工期,我导入武汉市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系统,统计工人考勤记录,计算出劳动力日均值,用数据让当事人心悦诚服。那一起起半拉子工程,我翻阅30多本钢筋、水泥检验记录,从监理日志、进度款审批资料中查证工程质量;我戴着安全帽,趟过比人还高的草丛,清点方钢和螺纹钢;我下到被水淹过的地下室,在发霉的空气里忍住满墙血红色诡异字迹受到的惊吓,镇定地查看电梯的生锈情况……

实际施工人能够适应户外作业的复杂环境,同时处理多重工序的交叉作业并保持强度。办理建工案件,计算平地而起高楼的一砖一瓦,把自己当成实际施工人,沉浸式去干活,大厦终会建成。

二、预算员:专业办案、执着追求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从案例、司法观点中探求法律问题,从朋友圈的工程师同学、鉴定人处求证技术问题,是我办理建工案件的常规操作。只有公章没有行为人的结算单,我查阅判例和法官会议纪要后,从欠缺意思表示的主观意图和表意行为角度否定结算单的效力,与案件生效后才实施的司法解释保持了一致。对于别墅区地下室没有结算的模板工程,我请教专业人士,了解地下室的构造和成本组成,并询问分包方上游和下游的计价标准,增加内心确信。

预算员的核心工作是控制成本和结算编制,需要精准掌握工序、工程量及造价。司法的权威不仅源于法律的威严,更来自于法官对专业领域的深刻理解和对司法规律的精准把握,无异于预算员的精准和执着求证。

三、农民工:司法为民守初心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那起三亿元的建工案件,一拿到手我就协调要求先予执行部分款项用于施工方发放农民工工资,在之后三次鉴定、历时11个月的办案过程中,虽曲折但我已内心坦然。吊瓜失窃案,为评估吊瓜损失,我走访从农业部门打听的种植大户,避免当事人支出鉴定成本。楼上漏水赔偿案,我请来专业检测人员,用技术手段定位漏水部位并紧盯修复施工,化解相邻双方的多年积怨……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是一句口号。司法工作不仅体现于结果,还在于过程,对当事人感同身受,方能让他们体会到:我理解了司法过程,我受到了尊重和公正的对待。

四、设计院:胸怀大局、追求三个效果统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案件处理既要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又要避免影响重点项目建设。某垃圾填埋场终场封闭工程,我通过开展涉诉风险评估,解开当事人心结撤回保全申请,到垃圾场现场指认工作量缩小差距促成调解。某湖泊综合整治和地区水环境治理工程,我积极促成施工方、发包方共同参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商,推动当事人和解后撤诉,缓解了诉讼对投资方的压力,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设计院参与项目的可行性规划,提供详尽施工图纸,保证工程符合规划要求。基层法官必须自觉把个案审理放到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去思考,在办案中体现稳经济、促发展、保民生的政治要求。我们不是简单的办案子,而是要绘制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蓝图。

参加工作十七年,我很庆幸三年前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到建工法庭成长。今后,我会继续以担当为基石,以公正为钢筋,以智慧为混凝土,以情怀为设计蓝图,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办好每一起案件。